养花之家-家庭养花知识大全与技巧

水稻稻瘟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

时间:2022-05-09 09:43编辑:花花来源:养花之家当前位置:主页 > 农业种植 >

一:水稻稻瘟病为真菌性病害,病原菌为稻梨孢菌属半知菌亚门。由于危害期的部位不同,又分为苗瘟、叶瘟、节瘟、穗颈瘟和粒稻瘟等。
1:苗瘟。
苗瘟大多数由母种带菌引起,当幼苗长到3叶期的时候较为常见。起先发生的的症状是在芽和芽鞘上出现较小的水浸斑,这时苗小很容易被人忽略。随后叶片很快变为褐色,易引起芽腐烂。当幼苗稍为长大一点后,患病的叶片上可明显看见暗绿的水浸斑,如不加以及时防治,要不到几天病植将枯黄而死,导致后面没有秧苗栽。
2:叶瘟。
大田整株叶片上发病的称为叶瘟。主要发生在水稻分蘗完以后。病症按水稻品种感病程度分为4种。
【2-1】:急性型。发病迅速,在感病品种叶片上形成为暗绿色病斑,起先由很小的一个点扩展成似圆非圆的斑点,斑点里面为灰白色,叶片正反面有密生的褐色霉层。天气阴雨绵绵 ,天气闷热易发此病。一旦大田感染急性型病状,如不及时防治降会导至四周的稻田都感染叶瘟病,易感病品种发展更快。
【2-2】:慢性病。此病最为常见,年年都有发生。发病的病斑形状多为梭形或菱形,斑点有溃烂的灰白色,外缘有褐色的坏死线,最外层有枯黄的晕圈,叶背有灰色的霉层,病斑多时会连片形成不规则的大斑。
【2-3】:白点型。当水田缺水或者天气太干燥时,植株的嫩叶容易被病菌入侵,起先发病的病斑为白色小圆点,斑点四周没有霉层。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,可转为急性型病斑。
【2-4】:褐点型。病斑多发生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的老叶上。发病病斑为褐色针尖小点,大多集中在叶脉间,没有霉层,传播性不大。
水稻稻瘟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
3:节瘟
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,初发病是在稻节上产生黑褐色小点,后渐绕扩展至全节,致使病节全部变黑。后期逐渐使病节萎维缩干枯,干燥时易横裂折断。
4:穗颈瘟
发病初起在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,扩展后使穗颈变褐,逐渐围绕穗轴和枝梗扩展,使抽穗和枝梗也变成灰白色,其上的小穗不实。 病害严重时,包在叶鞘内的的穗也可导致发病成枯白穗。
5:粒稻瘟。
粒瘟主要发生在谷粒上,发生早的颖壳全部变成灰白色形成秕谷,发病晚时时谷粒不饱满甚至有的米粒变黑。
二:水稻稻瘟病情分析:
幼苗期茎叶柔嫩生长缓慢,分蘗后生长加快,给感病创造了条件。
移栽后遇连续的低温天气,返青慢影响分蘗,分蘗完为了促进快生长,施多了氮肥,造成肥赢,植株抗病力锐减。
六七月份雨水较多,气候闷热,地湿加高温,导致田间的温度较大,空气郁闭,这种气温条件适宜稻病菌的繁殖和流行。
三:稻瘟病综合防治办法:
1:选购良种。选用优良的稻种,不选择易感染稻瘟病的品种,注意品种的搭配和轮换,同时稻种具有抗病性、抗逆性、抗自然灾害能力、抗倒伏强等优点。
2:种谷处理。播种时,把种谷摊在簸箕上面,仔细挑选一些干瘪、弱小、霉变等不利发芽的种子出来扔掉,并适当晾晒几小时,让种谷把自身含的不良气体挥发掉,加强种谷质量。
3苗床消毒灭菌处理。播种前,给苗床喷喷洒多菌录可湿性粉济水溶液消毒灭菌处理。出苗后及时拨出杂草,减少菌源。
4:秧苗移栽前后处理。秧苗移栽7天前,给秧田适当撒施几斤尿素肥,加强秧苗长势,使其植株粗壮,增加抗病能力。给秧苗喷洒稻瘟病、稻螟虫、稻飞虱等农药,提前预防病害的发生。移栽时把秧苗的根系浸在多菌灵水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移栽,可以有效的防治由真菌引起的稻瘟病。
5移栽后合理田间管理。移栽后清除田间和田埂上的杂草,加强田间通风。合理水分管理,浅插秧、浅分蘗、深水返青、蘗够晒田,提倡间歇灌溉,减少田间的温度。看苗施肥,薄施多次为原则,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,防止肥赢。
6:药物防治。稻瘟发病田块亩用稻瘟灵乳油加三环唑可湿性粉济喷施。(稻瘟灵乳油和三环唑可湿性粉济兑水比例一定要按说明书进行。)预防稻瘟病的农药还有很多,这个得根据当地发病情况依病情施药,所以我说的稻瘟灵乳油和三环唑可湿性粉济防治也只是建议,正确的做法是依病情详询当地农技员用药。
综上:稻瘟病常见有苗瘟、叶瘟、节瘟、穗颈瘟、谷粒瘟,每个部位的瘟病都会给水稻生长带来致病危害,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。只有做到提前预防,合理水肥管理以及药物防治,才能减少稻瘟病的发生。

相关文章:

农业种植本月排行

农业种植精选